目前分類:勇健生活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不是阿珍媽要恐嚇大家

這可是最新的新聞報導

竟然每12.5分鐘就有一人死於代謝症候群衍生的疾病

看看家中的阿母、阿爸是不是腰圍過粗?

是戴泳圈還是大腹翁?

珍愛家人就是為家人的健康把關哦!

 

DSC00450.JPG  

笑咪咪的彌勒佛,肚大能容天下難事

想必肚子裡都是裝滿智慧吧!

同事阿輝也是大肚男

珍媽問他肚子裡都裝些甚麼?

輝哥想想說:應該是大便吧!

啊!沒力!

  

2011-08-02 的中廣新聞指出

肥胖問題襲台,國內成人過重或肥胖的比例高達4成4,

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

二十歲以上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竟高達19.7%。

而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五項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如果加總起來死亡率已達到29.1%,

比第一名的癌症還嚴重,

全台平均每12分30秒一人死於代謝症候群衍生疾病。

研究還顯示,腰圍可以預測50%代謝症候群

與健康息息相關,

如果腰過粗,有一半機會恐怕屬於高危險群。

全世界聚焦肥胖問題,除了BMI ( 身體質量指數 )外,

腰圍成為重要觀察指標,

衛生署宣布,八月一號開始,腰圍列入成人健檢項目,

衛生署長邱文達呼籲,全民量腰圍,留意每半年到一年變化,

尤其45歲以上成人更應多量,

因為代謝症候群患者在全球的調查顯示,

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是一般人的2到6倍。

成年男性的腰圍大於或等於90公分、

女性腰圍大於或等於80公分,就代表腰圍過粗,

需要注意腹部脂肪堆積的問題。

 

※ 甚麼是代謝症候群?

 

珍媽工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ig-headphones-baby.jpg  

人老最怕腦筋跟著不靈光,腦力退化,甚至罹患阿茲海默等疾病,

但隨著現代生活型態變異,

其實有越來越多年輕人一早就出現腦退化現象,

動不動就覺疲憊、懶洋洋,一用腦就想打瞌睡,人未老腦先衰,

看在中醫師眼中,這些通通都跟平常保護肝臟的知識不夠有關,

因為肝臟新陳代謝能力不好,進而影響腦筋的營養來源

 

 


1187795448a6893dse3.jpg  


  

為什麼有些人思考特別敏銳、特別聚精會神,

有些人偏偏腦筋遲鈍、一動腦就打瞌睡?

不管是讀書或記憶,表現天差地遠的原因,中醫認為,

一個人腦筋的退化第一個就是肝臟有問題。

大腦跟肝臟有什麼關係?

中醫師李深浦認為中國人成語常用的「肝腦塗地」已經一語道破,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肝臟正是人體中與大腦互動性最密切的器官,

現代人許許多多與大腦有關的怪病、慢性病和體質病變,

都跟平常保護肝臟的知識不夠有關。

原來中醫認為,肝臟在人體中的地位有如將軍,

在中醫古代典籍當中甚至形容「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肝臟不僅主掌人體新陳代謝,也和腦力的創新、想像力有直接關係。

打比方說明,西方醫學認為大腦是主導所有思想的器官,

大腦每一區域都有不同功能,諸如語言、記憶、運動等,

而中國傳統醫學則偏向認為,大腦是硬體,好比一部電腦,

可以儲存各種不同資料,

但如果沒有人去操作、使用它是沒有用處的,

一旦拔掉肝臟主導的新陳代謝、血液循環這條電線,

從那一秒鐘起大腦就會失去作用。

所以站在中醫的立場,

不保護肝臟,就是傷害大腦,造成腦力退化,無法推動新的計劃,

一想到事情就想打瞌睡,一想到事情就煩躁、發脾氣。

肝臟是一群酵素群,是人體新陳代謝的推動器,

李深浦說,在中醫說法,

肝臟開竅在眼睛、經絡在生殖系統,

人體的生理作用,營養的吸收和排泄,

從傳宗接代到思想、判斷,無一不跟肝臟有關係,

偏偏現代人一高興就喝酒、暴飲暴食,

又偏愛重口味的刺激性食物,

甚至人工的化學添加物、海洋的工業污染,

每一點都在傷害肝臟。

 

01.png  



保護肝臟得從日常做起,

李深浦強調,不能等到爆肝或肝指數飆高再來亡羊補牢,

尤其腦力退化都可能是肝臟能力出問題的警訊,

想避免腦細胞得不到營養而空洞化,

進而慢性引發阿茲海默或腦退化,

保持飲食正常、維持人體優質的代謝格外重要,

因為飲食的紊亂或飲食溫度的失調,第一步傷肝、第二步就傷腦。

資料來源:【中時健康 朱亞文/台北報導】2011.07.21

照片來源:網路資料。

本站圖文屬於公益分享,若有侵權行為,請來信告知,定立即撤除圖文。

珍媽工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代謝症候群﹞可說是現代人的健康殺手

世界人口中,

第二個最容易被它盯上的族群,正是台灣人

僅次於印度人。你認識它了嗎?

雖然造成易感性大的原因,

究竟是食物還是遺傳並不清楚,

但都提醒我們必須加以防範。

「代謝症候群」,

指的是危險因子集合、手牽手同時出現的現象。

如果醫病多注意症候群指標,

將使預防與臨床治療更有效率。

代謝症候群.jpg

醫界已發現,如果
1.腰圍肥胖
2.血中三酸甘油酯(TG)偏高
3.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偏低
4.血壓偏高
5.空腹血糖偏高

以上五項指標中,具有三項或三項以上,

便符合代謝症候群,此時就需特別注意健康已亮紅燈。

因為這群危險因子與台灣十大死因榜中

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密切相關。
 
來自蘇格蘭的研究,追蹤約6000人5年後發現,

「代謝症候群」患者得心臟病的機會,

為一般人的兩倍,得糖尿病的機會更超過3倍。
 
近幾年的研究也發現,

代謝症候群與癌症、生育能力及肥胖也密切相關。

因為症候群中危險因子聯手出擊,

威力甚至還勝過單一疾病的殺傷力。
 

不只是慢性病,代謝症候群的影響力還遍及整體的健康。

200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顯示,

代謝症候群整體的死亡率是非代謝症候群約2.5倍。

代謝症候群不是一個特定的『病』,而是病前的狀態,

 從醫療角度,代謝症候群的概念被提出,

提前警告病人,儘早預防。

原本血壓、血脂、血糖偏高,除非到了產生疾病的地步,

並不會讓人感覺不適,因而難以察覺。

台大醫院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楊偉勛解釋,

代謝症候群的標準更為嚴格,可以預警健康狀況。
 
例如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原是空腹血糖大於等於126毫米/100毫升(mg/dL),

但代謝症候群將標準提前為110mg/dL。
 
血糖界定在126mg/dL,

是根據血糖在此濃度時,視網膜開始產生病變。

但事實是,在血糖上升到這個濃度之前,

病人雖不被歸為糖尿病人,動脈卻已開始硬化。
 
而且,血糖超過110mg/dL表示,

身體已出現葡萄糖不耐的狀況,

也就是糖尿病的先兆。

這個現象正好提醒患者,趕快矯正生活習慣,

改善血糖不耐的情形,延遲糖尿病發生的時間。
 
代謝症候群集合多重因子,也讓人對身體警訊舉一反三。

出現1個,要檢查4個

「出現5個指標當中的任一狀況,

就須警覺是否也有其他4項問題,」

台中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許惠恆提醒病人和醫師,

不要只是單看高血脂或是高血壓、高血糖等等問題,

應該同時注意其他的問題。 

不過,為什麼會產生代謝症候群?

為什麼如此威脅健康?

目前仍像懸案,雖有多種線索,卻難破解。
 
當今代謝症候群領域知名的先鋒學者,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老人醫學中心教授瑞文(Gerald M Reaven)

直指「胰島素阻抗」理論,是導致代謝症候群的原因之一
 
「阻抗」指的是細胞無法正常運用胰島素,

使得細胞不能有效吸收血中葡萄糖,轉化成能量。

雖如此,也有人認為,肥胖才是萬惡之首,

胰島素「阻抗」只是身體對肥胖的自然調節反應。
 
耕莘醫院醫學顧問,

也是台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林瑞祥從動物實驗的發現解釋,

肥胖者因為吃得比較多,

身體必須產生更多的胰島素以應付食物代謝,

但為了避免過多胰島素反而造成低血榶,

細胞會自動減低與胰島素的作用,

不一定是對胰島素「阻抗」。

找出根源,一舉殲滅


預防或控制代謝症候群沒有特別的訣竅或捷徑,

所有受訪專家的建議一致,

還是老話一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


1.保持標準體重

2.健康飲食
 
多吃不同種類的蔬果,避免加工和油炸的食物,

肉類儘量選擇白肉和魚肉,少一點紅肉。

此外,試用香草和香辛調味料取代過多的鹽。

3.多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細胞對胰島素的利用,減少阻抗的問題,

並且運動幫助減輕體重,瘦下來也可減少胰島素阻抗。

4.關心代謝症候群的五個指標:

腰圍、血壓、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

出現代謝症候群中任何一個指標,

都應向你的醫師詢問。

你可以向下列的專科醫師求診:

代謝內分泌科醫師(有的醫院稱新陳代謝科)、

心臟內科專治高血脂的醫師,

或者女性附帶有生理週期或懷孕方面的問題也可向婦科醫師詢問。

 

※ 一分鐘醫學教室
胰島素是什麼?

胰島素是種荷爾蒙。

每天三餐飯後,食物經過腸胃的消化吸收,

準備藉由血液循環進入身體每一處細胞時,

胰臟也漸漸分泌胰島素。

胰島素來到每個細胞前,與細胞表面的接受器結合,

像鑰匙般一起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大門。

細胞一旦無法利用胰島素,

這個一天重複至少3次的機制就失靈。

不只血糖不得其門而入堆積在血液中,

胰臟也想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衝破難關。

高血糖、高血中胰島素連帶影響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的代謝和運用,

引起一連串生理異常。

 

珍媽工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